对哈尔滨型煤产品质量的实验室检测,可以采用收到基和空气干燥基,特殊情况下也可以采用干燥基、干燥无灰基和干燥无矿物质基等。
1、水分
型煤的水分是指制成型煤后产品的水分含量。水分含量与型煤冷抗压强度有着直接关系。通常,型煤水分一般控制在2%以下为宜,水分含量大于5%时,其冷抗压强度将会较大幅度的下降。
2、灰分
型煤的灰分是指型煤产品燃烧后残留物所占的含量。灰分不仅与原料煤的灰分含量有关,还与所使用的黏结剂类型有关。型煤的灰分与燃烧效率以及造气速率和产气量直接关联。对于同一种黏结剂来讲,它还与型煤的抗压强度、热强度、热稳定性、结渣率、反应性有密切联系。通常,随着型煤灰分增加,型煤的抗压强度、热强度、热稳定性会有所增加,反应性相应下降。一般要求型煤在保持强度和其他性能的情况下,尽可能降低灰分,以便提高利用效率。
3、灰熔融性
灰熔融性是反映型煤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。灰熔融性是指型煤在燃烧或气化时,其中矿物质随着温度升高发生软化、熔融、流动时的温度特性,通常用4个特征温度表示,即(变形温度)、(软化温度)、HT(半球温度)和FT(流动温度)。如果型煤的软化温度过低,气化型煤可能会造成气炉结疤,使造气炉排灰或出渣困难,锅炉型煤则可能使炉渣熔结、通风困难,影响锅炉的正常燃烧和气化。通常,要求型煤的软化温度在1250℃以上。
4、热强度
型煤的热强度是指型煤在热态下的抗压强度,热强度低的型煤可能造成气炉发生坍塌与通风性能下降。从目前造气型煤实际气化效果来看,气化型煤的热强度以大于等于300N/个为宜。